返回列表 发帖

2+21210210+张森+宏观经济分析

本帖最后由 Sinno 于 2023-6-13 00:29 编辑

我坚定不疑的认为我们习以为常的快速经济发展其实已经无法持续了。

并不是要唱衰中国或者信奉中等人口陷阱,而是说,这是每个国家都要面临的一个转型阵痛期,如果度过,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很多人都把现在的经济放缓归罪于疫情或者中美贸易战,不可否认,这对短期的经济发展是会有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下行其实和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中国目前其实已经是在衰退的经济周期之中,自 2016 年开始的去杠杆(利率上行,信贷紧缩,债务削减,控制风险) 政策,加之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多个因素叠加放大了经济的问题。
之前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其实和 08 年次贷危机后 4 万亿救市资金的出台不无相关,大量资金从银行放出,涌向各个角落,因为中国的信贷创造高度依赖金融中介。几乎完全由银行主导,大量资金流向了效率低下的经济部门(如国有企业),或者形成重复投资。这些投资虽然表面上也创造 GDP,但其产生的价值往往与投入的资源不相称,损害了增长潜力。
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 Output Ratio, ICOR)的方法衡量投资效率。这个比值越高,意味着投资效率越低。在中国,ICOR 在 2012 年前后大约是 5,此后 ICOR 迅速恶化,到了 2017 年,增加 1 元产出,已经需要 7 元投资才能实现。之前的增长以加杠杆为代价,而现在为了控制债务去杠杆,经济自然就要下行。
我国过往一直将房地产视为某种程度上的资本蓄水池,用房地产来控制 CPI 等民生指数,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资金蓄水池以及资本对高回报率的贪婪本质,出现了金融业急剧扩张,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风险大量累积等问题。
我所理解的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来源于五个方面:
1.        经济脱实向虚,一方面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规模过度膨胀、高利润现象长期持续、金融业的薪酬收益过高,导致企业的人才和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脱实向虚”,侵蚀了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根基。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创新的效率不高,金融市场市场对新兴产业和科创企业的吸引力和包容度不足。
2.        房地产泡沫的释放压力过大,政府尝试缓慢地将泡沫释放,但仍然有较大的压力。
3.        银企之间信任不足,企业经营困难时期,中国银企关系就变得异常脆弱, 借用日本半泽直树的话说,银行干的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勾当。“只可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银企之间陷入“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囚徒困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这里大胆提出我拙劣的建议:
首先,要有预谋地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对有在脱虚向实的方向进行努力的企进行奖励;在媒体中要对脱实向虚的行为进行宣传和鼓励;限制金融从业者的高薪。
其次,稳步推进经济去杠杆,我国正在推进经济去杠杆。推进经济去杠杆的关键在于确保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维持宏观杠杆率(债务余额和 GDP 之间的比率)基本稳定,尽力维持泡沫的释而不破。
从中央层面减轻银行的业绩压力,加强监管的同时,让银行更敢于把钱放贷至高风险高回报的企业。
积极推动人民币数字化,让中央政策更好地穿透多层金融机构,实际调整到具体的现实层面。
完善立法及监管工作,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银行制度,增强银企互信。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适应性,从而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整体来看:
1、经济下行,将会让汇率升高。
2、房价整体下降,局部维持。
3、股价长期震荡,整体维持不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家庭收入7500如何理财

夫妻两人月收入7500元都有社保,有1万元存款.小孩两岁未买保险.无房.月开支为4000.应如何理财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