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原创]一万字论文的形成过程(续)

3已有 712 次阅读  2013-03-24 09:31   标签论文  原创 
时间过得真快,3月份又要过去了。转眼已在温哥华度过半年时间,好在没有觉得荒废了人生。
 
上回写到论文的第3阶段数据处理。这玩意还是得靠个人经验,做多了就知道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当然,向懂的人学习能加快这一过程,但却不能替代自己处理数据所获得的经验。
 
我一般在有了基本的数据结果之后,就开始行文动笔写了。所以下面进入第4阶段,写作。
 
学术论文的撰写有时候觉得很难,有时候又觉得很简单。简单之处在于结构基本是固定的,可以分为5个部分: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实证结果、结论和建议。所以,你可以像填表一样,去填写这5个部分,填写完了,论文就完成了。但难的地方却在于,要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框架下将论文表述得非常清楚,而且前后逻辑一致,让读者读得明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好的学术论文应能将复杂的东西表述得很简单,即可读性强。而可读性强,前后的逻辑一致是必需的。如果一篇论文从头读到尾,连贯畅通,一气呵成,读完之后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那么这篇论文就是精品了。我现在读英文文献,就发现很多优秀的英文论文有这种感觉。我以前一直认为这与每个人的写作风格或写作水平有关,但后来我觉得是与花的时间有关。最近半年因在国外,无太多凡事打扰,每天的时间都在写作上,逐渐发现一篇文章的写作水平与花的时间是成正比的。在没有时间的时候,我们不会去琢磨一个词的用法是否妥当。但是有时间后就会去琢磨用哪个词更能准确地表达意思。而琢磨过的和没有琢磨过的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个浮躁的社会使得很多人都变得急功近利,连我在内也一样,但如何撇除浮躁,让自己获得成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静心才可以。我在想为什么有些东西是精品,而有些只是凡品?凡品是否能打造成精品?
 
继续讲讲写作过程吧。一般我会最先写实证结果。因为数据分析结果并不代表实证结果。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对数据只是有大致的分析,这些分析还在头脑里,没有形成文字。只有先将实证结果分析好了,整篇论文的架构和要研究的问题就清晰了。如果你读多了外文文献,你就知道有时候只需要看几个表就知道这篇论文讲什么了。所以实证结果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要先写。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写实证结果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些结果与自己想的不一样(这里不是指做数据处理时发现结果不一样,而是指分析时发现)。我经常有这样的体验。所以我的论文实证结果经常写到中间的时候,要推倒重来。也就是重新回头去处理数据。也许我比较笨,总是不能一次性得到我要的结果,然后一口气写好我的论文,然后就可以睡大觉了。所以,写实证结果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其原因在于这个过程会发现处理数据时可能犯的错误,而且会让之前的工作推倒重来。后来,我真正理解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内涵:如果没有多次的犯错,是不可能接近真相的。于是,我慢慢接受了犯错,耐心地犯错。当反反复复一段时间后,我能得到的结果基本上处于稳定阶段,而这个时候我也慢慢坚定了对结果的信心。这也是研究的乐趣。没有任何发现和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时苦闷彷徨、怀疑、没有信心;但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之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现。不要害怕没有结果,结果只给那些进行了充分思考和研究的人。
 
又到了吃饭时间了。。。。。。。。。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