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招宝财讯 >> 了解招宝 >> 理财方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投连险、万能险被冷对 分红型保险值得购买吗?

发布: 2009-4-09 09:18 |  编辑: admin |   查看: 618次

招宝财讯m n+c5T*Iik0W

>>

1?}4C_v^7K0

#Ua\Y+zZ U%B0  关于分红险,上期我们讨论了它的保障功能以及回报表现,接下来我们将从产品的结构和理财性能来继续分析分红险的优劣。

lyNg,x(j?0 招宝财讯[;NUH1h9BPQ

  分红险结构更优秀吗?招宝财讯(m3J-B4pD

H"Gg4R0j9DO(h(?0  许多投保人放弃投连险和万能险,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被这两者的高昂费率给吓倒了。招宝财讯o _/^$qT+G

3y&P,P^ rU6I q0  的确,投连险和万能险费用多多,若是趸交型,则需要收取3-5%不等的初始费用,若是期交则第一年初始费用可能高达50%,剔除初始费用部分才可能进入个人账户进行投资,若持有年限较短,则退保时还有额外的退保费用,高的话亦可能达到10%。除此以外,投连险的投资账户每年一般还会收取1-1.5%的账户管理费,综合成本的确不低。

;H+AeBcz0 招宝财讯0raf:k {y mO-V

  与此相比,在分红险的投资说明中,并看不到诸如初始费用、管理费这样的费用说明,的确让人感觉分红险更具费率上的优势。其实,万能险和投连险虽然费率不低,但是好歹透明。而分红险费率究竟多高,有多少能够真正用于投资,因为保险公司不得披露,投资者反而不知。更何况,分红险一个最大的成本,则在于三差益的分配比例。招宝财讯 v2vW+~Mp

招宝财讯 KmU)bI

  分红险的分红,来自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这三块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将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分给分红险投保人,而部分保险公司的分配比例亦达到了85%。然而,即使是85%,也依然意味着15%的利润归保险公司所有,若按照70%比例的话则有30%的利润归保险公司所有,这部分收益分成的费率其实才是分红险最重要的费率所在——需知你买入投连险,净值上100%的收益归你所有,而即使是基金业中费率最高的对冲基金,一般收取的账户表现费也不过是20%,就此而言若说分红险费率较低,显然并不妥当。招宝财讯-gb pr"BC

招宝财讯LAN2iW/yk'E4s

  事实上,分红险就结构而言,不仅是费率不占优势,透明度也同样是个大缺陷。投保万能险,一般每月保险公司都会公布上月的结算利率,投保人上月个人资产因此增值多少一目了然;至于万能险,大多数保险公司更是每个交易日均公布当日账户净值,投保人个人账户最新资产情况也相应很容易计算——即使你不是万能险或者投连险的投保人,亦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轻易了解某公司的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是否具有优势。

cm1V{;ui1aJn0

K:G`(y;hJ0  然而,分红险在这方面却受到监管部门的限制。根据保监会2009年年初发布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除向投保人提供红利通知书外,保险公司不得向公众披露或宣传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或者分红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投保之前,你根本无从得知保险公司分红险的经营状况如何,是否相比其它投资对象更具优势,不同公司产品之间的比较更是无从下手。

nU/{ f { J'j0 招宝财讯eaGb)e,Re*AD

  分红险符合你的理财需求吗?招宝财讯:Co9u&@ _e

招宝财讯$q_ U:zjT!e

  目前市场上热卖的分红险,往往具有以下两大特征:(1)缴费时间短,虽然是年缴型,但往往三年至五年就缴费完毕;(2)返还快,往往从缴费第二年就开始以“生存金”或者其它名义每年或者隔年返还,甚至出现了一边缴费一边返还的情况。

QNS#t6b1H0

ow q-yLA1p0  那么,这样的分红险,是否符合我们的理财需求呢?

*AH$tvs B n;r0

J&\'M9v$c,NA0  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他们的理财过程是一个早期强调储蓄,到退休晚年时才强调收入的过程,因此一般基金行业会建议投资者通过定期定额的方式不断将富余的资金通过基金进行强制储蓄,并且将所有的基金分红用于再投资,待需要一次性大笔用钱或者退休的时候才逐渐取出。招宝财讯YY!J8\esoH

!Yk,m d(mq0  而许多热卖中的短缴快返的分红险,显然并不符合大多数年轻人的理财需求。一方面,过短的缴费时间,固然有利于保险公司尽早获得资金用于投资,但是却并不有利于投保人的长期强制储蓄;另一方面,过早开始过于频繁的返还,其实给当事人带来了“再投资风险”,当事人必须为这笔钱另寻出处,若是再买一个分红险,则意味着必须再次支付分红险涉及的费用。

@wg@\0

#t_[0A_Z0  虽然分红险除了现金分红外,还有抵缴保费、购买增额保险以及累积生息的选择。但是抵缴保费导致的保费减少依然会带来投资去向的问题,而购买增额保险则带来了再次缴纳分红险费率的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至于累积生息,其将按照特定的结算利率来复利计算,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不少公司的利率往往还低于同公司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显然这种方式更为不划算。

'N-Z`6[Fg6F0 招宝财讯Yt8S2R.?1c,W%g$st

  是的,一款真正从投保者长期理财角度考虑的分红险产品,缴费期应该长,返还期应该晚,而现在热销的分红险往往不过是为了迎合部分投保人将其作为债券或者银行存款替代品的需求,从而导致分红险的结构与大多数中青年投保人的长期理财需求背道而驰。

-m9^1L!B\0 招宝财讯6|+bv!}JX

  在看了前面提到的几大问题之后,投保人在做决策之前不妨再问问自己,分红险真的那么美妙吗?

[,wINt'J8Ao(}0
打印 | 收藏此页 |  推荐给好友 | 举报

股市见底抄底投连险正当时 不必和股市完全同步 上一篇 | 下一篇 用房贷打理流动资金巧获益 如何轻松少还利息

 

评分:0

发表评论
seccode 换一个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