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投资“六步曲”
发布: 2009-4-05 10:00 | 编辑: 小编 | 摘自 招宝理财 | 查看: 7318次
从普通基金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厘定了大致“六步”的基金投资策略,熟悉这些步骤有助于基金投资者建立行之有效的投资思路。我们将据此为普通投资者简要分析2007年基金投资的脉络:该不该投,怎么投,买什么?
了解股市环境,合理预期基金投资收益
基金的收益来源于其投资的证券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近两年来,股市的表现远胜债市,股市收益如何就成为决定基金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没有必要像股民一样密切关注股票市场,但大致了解股市环境对确立基金投资目标是很有必要的。
2007年股市总体乐观,潜藏风险
从各方面因素来看,即使在经历2006年的翻倍式上涨后,2007年股市总体的走势仍偏向乐观。经济增长保持高速,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步伐稳健,流动性充裕、政策面宽松等等因素,都将使2007年股市整体在牛市轨道上运行。虽然目前已涨了很多,但市场总体估值仍在合理范围,看不到大幅下跌的理由。
但2007年的股市走势也很可能不像2006年一样一帆风顺。在总体上涨的趋势中也潜藏着风险因素。
一方面,股市不再有2006年的低估值和制度红利双重利好,上涨空间大大压缩;另一方面,在股指整体高位运行、股指期货推出等影响下,市场预期震荡幅度加大。此外,“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以及“中国移动”等众多超级大盘股上市也可能加剧市场震荡。最乐观地说,总体市场上涨幅度可能无法与2006年相比。
基金高收益难重现,分化将愈加明显
股市上涨空间缩小决定了2006年基金的集体高收益难以重现。此外,基金之间的业绩分化将会愈加明显。
股市大扩容的同时资金也在大扩容,基金资产规模暴增,机构之间的博弈加剧,使得获取超额收益将更为困难。但总体来看,基金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仍然在各种投资产品中占有优势。
期望收益在20%-30%之间
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对于一般的基金投资者来说,2007年基金投资的合理期望收益应该在20%-30%之间,可以根据这个目标收益率来规划自己的基金投资。而通过进一步精选基金投资组合,则很有可能实现更高的收益率。
根据投资目标,选择基金类型和配置比例
简而言之,投资基金都是为了财富增值,但是细化下去,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不同,基金投资的具体目标也因人而异。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在投资基金时就应该采取不同的心态,相应地选择不同的基金类型和配置比例。
具体来说,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教育基金、养老基金、长期资产增值、短期资产增值。
教育基金、养老基金、长期资产增值都是较长期的投资目标,前两者对资产的稳健性要求更高,长期资产增值可以承受较大波动;而短期资产增值在着眼收益的同时,风险控制也很重要。
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类似,均为高收益、高风险,因此我们把这两者统一归入偏股型基金。配置混合型基金具有灵活的资产配置范围,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股票和债券资产的选择,在长期投资中可以降低资产波动风险。指数型基金是长期资本增值的较好选择,保本基金可部分替代储蓄功能。
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对各种投资目标大致给出基金资产的参考配置比例。基金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资金规模、投资期限等进行调整。
投资要领:四项原则 五点关注
投资开放式基金的要领,可以归纳为: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关注五点重要因素。
原则一:收益水平
买基金要买业绩好的,这一理念在所有基金投资者中最先普及,因此无须多言。历史业绩是反映基金投资管理能力的最好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如何看待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
短期收益水平对距离最近的未来一段时间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这个判断有个前提,即市场基本趋势、主流投资理念等不发生大的改变。比如说2006年的高收益有其特殊情况,投资者就不能仅看一年收益高就认定其投资能力突出,还需要更多的分析。
长期收益水平是对基金管理能力更好的体现。由于国内基金业历史较短,有长期历史记录的开放式基金数量很少。但光看总收益率不够,还要看收益的分布是否平均,长期高收益是否是某个特定时期高收益导致的。这就要看我们说的第二个原则:收益持续性。
原则二:管理稳健、收益持续性强
收益持续能力很重要,我们在基金评级中有详细的分析。因为收益持续性体现了基金管理人在各个市场阶段、各种市场环境、投资主题下是否能战胜基准,是对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原则三:风险控制能力强
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不太受普通投资者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投资者缺乏对风险的直观认识,也缺乏能够准确衡量风险因素的评估手段。
基金管理人面对的市场风险、估值风险、流动性风险,在投资者的角度就统一体现为净值波动风险。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只有下跌才意味着真正的风险。德胜基金评级采用的下行风险指标,当基金收益率低于无风险的定期存款利率时才被计入风险。对基金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准确和容易理解的风险衡量标准。
原则四:关心基金的“基本面”
虽然基金评级考察了基金的主要方面,但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只看收益指标,只有客观评价,有过于单一化的风险。收益能力、收益持续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归根到底都是基金综合实力的体现,而这种能力就不仅仅是客观业绩指标可以完全反映的,而是与基金背后的“基本面”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