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国阳光私募基金排行榜
发布: 2014-2-14 18:25 | 编辑: L123 | 查看: 171918次
格上理财导读:考虑到阳光私募行业投资策略众多、私募机构管理规模从几千万到上百亿,把不同策略、不同管理规模的基金放在一起统一排名有失科学性,因此,格上理财研究中心针对中国阳光私募行业的发展现状,对阳光私募基金和私募机构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排名。
一、中国阳光私募发展现状
阳光私募行业自2007年以来发展迅速。格上理财根据已知的发行规模统计,截止至2013年12月,阳光私募行业运行的基金数量共计2472只,管理资金总规模已达到3017亿元人民币。全国已迅速成长出977家阳光私募机构(不包括信托公司、银行以及证券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地区在行业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占据所有私募公司的75%。
期货基金的比例较去年也明显增加。
投资策略方面,如果说2012年是创新策略的萌芽期,那2013年就是创新类策略的绽放期。随着对冲工具的增多,股票多空策略、市场中性策略、宏观对冲策略、CTA策略等多种投资策略百花齐放。尤其是2013年股票多空对冲策略的基金占比为21%,已经成为继股票做多的第二大投资策略。2013年成为阳光私募行业名副其实的对冲元年,阳光私募基金正在向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逐渐靠拢。另外,主题型基金(包括事件驱动基金,如定向增发,并购重组等以及行业基金)与商品考虑到阳光私募行业投资策略众多、私募机构管理规模从几千万到上百亿,把不同策略、不同管理规模的基金放在一起统一排名有失科学性,因此,格上理财研究中心针对中国阳光私募行业的发展现状,对阳光私募基金和私募机构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排名。
二、阳光私募基金年度排名
2013年,股票类阳光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2.24%,超越沪深300指数19.89%。期货类基金收益最高(铖功程序化基金2013年收益528.18%),业绩分化也最大(首尾相差591.20%)。债券类基金收益最低,业绩分化也最小。
各类基金收益比较
为了更加客观的比较各阳光私募基金2013年度的业绩表现,格上理财将按照不同投资策略、资产管理规模进行多维度收益排名。
(一)按投资策略分类
2013年度收益前十(股票类策略)
注:本排名仅统计最新净值日晚于2013年12月15日的非结构化股票类基金。
来源:格上理财研究中心
2013年度收益前十(债券类策略)